原标题:【今年经济工作这样干——吕梁篇】办实办好20件大事要事
滔滔黄河水,巍巍吕梁山,见证了吕梁这座红色的英雄之城发展史上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
过去的一年,吕梁围绕转型发展、能源革命、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安全发展“六位一体”经济工作主题,以20件大事要事牵引,推动美丽幸福吕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吕梁实践的重要一年。今年怎么干?全市干部群众充满期待。在1月9日召开的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吕梁响亮提出:坚持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继续聚焦“六位一体”经济工作主题,接续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20件大事要事。
记者注意到,这些大事要事既有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2024年未完成的或需要长期推进的事项,更有做强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等新的部署事项。
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说,20件大事要事是事关吕梁强动力、促转型、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事项,要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转型为“纲”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走进吕梁经开区,山西省超级计算中心的天河二号机组正不停运转,为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吕梁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吕梁算力集群已颇具规模,超算中心、华为云、智算中心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算力体系,吸引了科大讯飞、华大基因等行业头部企业纷纷落地。2024年,吕梁大数据企业数量达21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71亿元。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挖煤到挖数据,从“一煤独大”向“多业支撑”,吕梁产业转型脱胎换骨,涅槃重生。构建具有吕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吕梁着重从3个方面发力:
——巩固拓展支柱产业优势。一体推进煤炭产能释放和稳产保供,加快5个重点矿井建设,新增11座智能化矿井,全年产量保持在1.55亿吨以上。加快传统煤化工产业升级改造,实施4个焦化改造项目,推进5个煤化工项目。持续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确保产量稳定在29亿立方米以上。做优钢铁产业,推进3个优特钢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铝镁产业聚链成群,实施4个精深加工项目,打造千亿级铝镁产业集群。促进白酒产业扩量提质,加快3个白酒生产项目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氢能产业生态体系,提升氢能产业发展能级,重点推动2个氢能产业链项目建设。加快装备制造业提质升级,启动5个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上海创力智能煤机项目建成投产。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华电锦兴低热值煤电厂建设,力争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20万千瓦。做大数字经济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布局,启动中阳通用机场建设,创新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空中旅游等应用场景。依托资源、产业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生物基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新的增长极。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活文化旅游产业,高品质打造百里黄河文化旅游带,促进文旅产业与农业、康养、体育等产业跨界融合。做优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住餐批零、养老托幼等产业,满足更多优质消费需求。做强现代物流业,建设晋鲁大宗商品走廊,推动临县三交东、岚县通宝铁路专用线开工,建成柳林荣欣、临县车赶铁路专用线。培育科技服务业,引进一批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等机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创新为“魂”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孝义市的山西省多功能镁合金成型技术创新中心是山西东义镁业有限公司的首个省级创新平台。近日,记者走进该中心时,科研人员正忙着做高强耐热镁合金、高比能镁电极材料实验。“我们要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叠加太原理工大学科研和人才优势,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多功能镁合金成型技术创新高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恩耀信心满满地说。
该创新中心依托山西东义镁业有限公司,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建设,旨在突破多功能镁合金材料的应用技术瓶颈。“我们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建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吕梁市科技局局长李永胜说。
2024年,吕梁全年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71名;为10个“三区”县选派156名科技特派员;新增5个省级创新平台,落地转化26项科技成果;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强化便民热线平台功能等若干举措;“医疗数据要素在保险风控中的应用”等10项改革事项,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受到国家部委肯定。
改革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今年吕梁将继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升国资国企核心竞争力。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推动转型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尽快运行,构建“资本运营+产业投资”新模式。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文章,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00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2200人。
做优创新发展平台,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和“三未”项目攻坚,引导各开发区做强做大1-2个主导产业。支持吕梁经开区建设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发展氢能、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再推出一批“一件事”服务场景。拓展应用“吕梁政企通”平台,新增可兑现事项100个、兑现惠企资金2亿元以上,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强化12345便民热线平台功能,推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让群众和企业的诉求都能听得见、被尊重。
在追高逐新之路上,吕梁已经累积起撬动发展的新锐力量,正在日益激烈的创新竞逐中厚积薄发。
民生为“要”
擦亮发展幸福底色
在今年2月召开的吕梁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成为会议亮点。全市300多名人大代表对市政府提交的7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投票,差额票选出改造190个老旧小区、对330台使用15年以上电梯进行安全评估、扩大农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补贴范围、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50万亩、为2026名困难失能老人免费安装智能护理床等2025年度吕梁市人民政府5项民生实事。
老百姓的事让老百姓自己说了算,既是对民意的尊重,更体现了政府的担当和勇气。从“免除挂号费”到“一次挂号管三天”,从“中心乡镇卫生院提质扩容”到“智慧助医项目全覆盖”,从“公交免费”到“有线电视免费”,吕梁牢牢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锚定民生新坐标,聚焦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今年吕梁市立足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大民生”中精准找到“小切口”,着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县域统筹、创新服务方式,解民忧、纾民困,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和温度。
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多渠道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深化实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行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吕梁建设,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讲好吕梁故事,凝聚奋进力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干字当头,奋发有为,一项项的民生实事清单正在转化为百姓的生活实景,美丽幸福吕梁定将舒展出更新更美的画卷。(记者王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