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把方向 发展聚合力——平遥煤化集团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密码-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11/24 11:19:54
来源:山西日报

党建把方向 发展聚合力——平遥煤化集团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密码

字体:

  原标题:【学案例 促提升】党建把方向 发展聚合力——平遥煤化集团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密码

  技术人员们在挤压生产车间集中开展热切刀调试的技术攻关作业。本报通讯员摄

  民营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凭借向高科技、智能、绿色和服务型产业不断升级,平遥煤化集团实现了华丽转身,连续18年入选山西省百强企业,先后获得“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近日,记者走进这家企业,探访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

  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系统化的场地设置、整洁的党员活动室、详细的活动记录……走进平遥煤化集团,完善的软硬件处处展现着企业对党建的重视。

  “非公企业的发展必须与党的要求同频共振,政治引领是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保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兴银认为,这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秘诀。

  20世纪90年代初,煤矿面临设备老旧、百万亏损、工资欠发的困境。1994年8月,郭兴银临危受命担任主持全面工作的第一副矿长。作为党员,他锐意改革、身先士卒,通过狠抓管理、挖潜改造,9月就带领大伙儿创造了月产超万吨的历史纪录,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2002年,企业二次改制,推行“全员参股、全民就业”的两全举措,让普通职工都参与企业管理,激发出广大职工以企为家、荣辱与共的责任心和凝聚力,极大提升了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为平遥煤化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党建把方向,人是基本盘。企业发展中,涌现出大量肯奋斗、有情怀、共命运的员工,其中大多数是党员。“从1994年的73名党员,到如今的400多名,组织不断壮大,力量不断增强,结构也不断优化。”据介绍,2002年改制以来,集团共培养374名同志入党。目前党员队伍中,35岁以下党员143名,占比38%;企业管理干部248名,占比6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81名,占比62.4%。

  数量增长的同时,更注重党员质量的提升。郭兴银告诉记者,对党员发展,集团要求十分严格。不仅在思想觉悟和工作业绩上有要求,还增加了联审环节及执纪执法部门提前审核,确保入党申请人无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目前,集团党委储备入党积极分子147名、入党申请人134名。

  作表率,传帮带,先锋作用薪火相传

  多年来,平遥煤化集团始终遵循“把业务骨干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业务骨干”的原则,坚持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党员作用。集团各层级尤其是基层一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传帮带”效应愈发凸显。

  集团下属金众煤业机电副矿长王保昌,日常负责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保障,工作30年来,他始终以兢兢业业的态度与一丝不苟的作风守护着井下安全生产,几乎年年获评公司劳模与先进工作者。而在他心中,正是师傅的言传身教,锻造了他坚守岗位、守护安全的强烈责任感。

  “我1995年8月来到煤矿,当时在机电队电修组,跟着师傅王荣炬学习技术。”王保昌说,当时师傅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递上一套工具说:“煤矿机电是人命关天的活,来不得半点虚的,跟着我,先学做人,再学手艺。”

  王保昌回忆,第一次跟着师傅修高压开关,他排查了半天故障仍毫无头绪,急得满头大汗。师傅蹲在设备前,用万用表一点点测量,时不时用螺丝刀敲敲接线端子,嘴里念叨着:“煤矿环境潮湿,接线处最容易氧化虚接。”没过多久,师傅指着一个端子说:“你看,这里的铜芯都发黑了。”拆开一看,果然是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修复后,师傅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详细讲解了开关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类型及排查技巧,还手绘图纸让他反复琢磨体会。

  “从排线、绕线到开关调试,再到装配轴承,师傅教技术从不含糊,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而他遇到问题不解决不罢休的执着态度,更让我铭记于心。”王保昌说。

  如今,在集团完善的培养机制下,有着30年工龄、15年党龄的王保昌早已成为一名“师傅”,带出了一拨拨技术过硬的徒弟,成为煤矿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把关人”。而他口中的师傅王荣炬,参加工作40多年来,始终一心钻研技术、苦干实干,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技术骨干,如今已从一线技术骨干成长为集团副总。

  在企业转型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进程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尤为突出。集团建有14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均由党员兼技术骨干担任负责人。2015年至2024年间,累计产出创新成果1536项,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价值4851.74万元;公司累计上报“五小”成果7037项,参与“五小”活动2.55万人次,创造或节约经济价值1.76亿元;累计获得国家专利26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

  挑重担,解难题,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市场竞争瞬息万变,曾经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平遥煤化集团,面临着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如何加速转型升级、实现多元发展,成为集团党委思考最多的问题。“企业的新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思路,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就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要有新作为。”郭兴银说,近年来,集团党委坚持“以煤为基、转型跨越”的战略方向,走出了一条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化的“两区四园”融合式多元发展路径。这其中,党员攻坚克难的作用再次凸显。

  深入集团所属焦化企业,厂区整洁,生产现场秩序井然。作为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2022年8月,该企业134万吨级大型机焦项目成功完成烘炉点火,至2023年4月已全面实现量产。

  “刚刚过去的10月份,我们顺利完成各项产量任务,各项化工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大幅跃升。”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虹明介绍。近年来,焦化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利润空间收窄的严峻挑战,而焦化公司持续发挥党员带头示范的联动作用,深耕内部精益管理与挖潜增效,探寻提升经济效益的可行路径。去年9月,集团党委瞄准行业标杆水平,精准制定了20余项具体指标,督促焦化公司深挖生产潜力、深耕精益管理、深入落实降本增效。为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还特别设立了高质量发展奖金。

  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带头攻坚克难。部分党员带头开展节能改造,通过优化风机运行、实施错峰用电、改造循环水系统等多措并举的能源管理措施,吨焦耗能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吨焦耗水达到国家先进水平。部分党员带领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优化工艺流程,深挖装置潜能:10月份,LNG、焦油、粗苯等主要产品产量全面超额完成计划,分别同比增长20.57%、9.50%、19.49%,创历史最好水平。部分党员积极带头推进精细化管理,采取废旧物资复用、长协采购、线上审批等举措,累计节省材料与采购成本近百万元,有力推动企业在行业调整期逆势上扬,实现综合效益同比显著增长。

  “下一步,我们计划对高质量发展指标进一步细化和扩展,覆盖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李虹明表示,“只要我们持续发挥党员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积极成效。”

  回顾企业发展历程,从当年年产9万吨、产值500万元的小煤矿,到如今拥有18家规模企业、67个经营主体、7000余名职工、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超百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郭兴银感慨道:“无论未来企业如何发展,我们都将坚持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让党建始终指引企业发展方向。”

  本报记者郭宁

  评论

  以“红色引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兴则企业兴,党建强则企业强。

  党建是把握方向、凝聚人心、激发动力的“红色引擎”。从1994年年产9万吨、产值500万元的小煤矿,成长为如今资产超118亿元、拥有7000余名职工的大型民营企业,平遥煤化集团跨越发展的核心密码,正是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用“党建红”激活“发展力”。

  非公企业的发展,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平遥煤化集团的实践证明,党建作为企业的“指向标”,能确保企业发展与党的要求同频共振。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中,党员作为企业的先锋,带动绝大多数普通职工,凝聚起“以企为家、荣辱与共”的强大共识。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管理岗位上,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新发展理念;基层一线,党员职工冲锋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前沿。这些“先锋模范”,激发起职工的“奋斗劲”,推动企业在转型中突破、在创新中发展。

  从“500万”到“100亿”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党建为企业把握方向,让发展不偏航;为企业凝聚人心,让职工共命运;为企业激发动力,让创新不停步。对于非公企业而言,坚持“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就能用“党建红”点燃“发展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蝶变”。

  郭宁

【纠错】 【责任编辑:王亮】